颜值随妈,亲情不缺位 前阵子马伊琍晒出给文君竹庆生的照片,瞬间让不少人惊了:这姑娘怎么悄咪咪长这么大了? 照片里文君竹靠在马伊琍怀里,身形已经是成年人的模样,眉眼弯弯的,笑起来眼睛像含着光,跟马伊琍年轻时候的照片一对比,简直是“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”。 更让人关注的是,文君竹还在社交平台发了和文章的合照。 照片里两人脸贴脸,文章对着镜头笑,姑娘挽着他的胳膊,看起来亲昵又自然。
要知道马伊琍和文章离婚这么多年,从没在公开场合同框,可孩子的成长里,父亲的角色从没缺席——生日、节假日,文章总会到场,陪孩子做想做的事。 马伊琍这点拎得特别清:“大人的事是大人的,孩子该有的爱,一分都不能少。”
弄堂姑娘的“狠劲”,从小就藏不住 谁能想到,现在这么通透的马伊琍,小时候是在上海弄堂里长大的? 那时候的弄堂满是烟火气,邻居阿姨会喊她“阿妹”,放学回家能闻到各家的饭菜香,这些成了她最难忘的回忆。
但和别的小孩不一样,马伊琍从小就“主意正”——物资匮乏的年代,别的孩子还在哭着跟爸妈要玩具,她已经知道“想要的东西,得自己努力挣”。 后来考上上海戏剧学院,她更是没闲着。
别的同学还在纠结“要不要上台”,她已经主动找各种表演机会,哪怕只是在小剧场跑龙套,也认真琢磨每一个动作、每一句台词。 那时候没人知道她会红,可她心里跟明镜似的:“演技这东西,没有捷径,只能靠一点一点攒。”
事业开挂又“急刹车”:为爱情退圈,却没丢了自己 马伊琍的事业转折点,得从两个角色说起。 2003年《还珠格格3》里,她演的夏紫薇打破了大家对“温柔小白花”的印象——既有紫薇的善良,又多了份骨子里的坚韧,哪怕面对困境也不慌不忙。
就这么一个角色,让她第一次走进了大众视野。 真正让她“火遍全国”的,是2007年的《奋斗》。
她演的夏琳,短发利落,性格敢爱敢恨,跟现实里的马伊琍简直是“本人出演”。那时候街上到处都是模仿夏琳穿搭的姑娘,理发店老板都知道“剪个马伊琍同款短发”。 可就在事业最火的时候,马伊琍却做了个让所有人意外的决定:跟文章结婚,回归家庭。
那时候的文章还没名气,论地位、论资源,跟马伊琍差了一大截,身边人都劝她“再想想”,可她认准了就不回头。 结婚后,她把自己的资源全给了文章——帮他介绍导演,替他争取剧本,自己则在家带孩子、做饭,活成了“贤内助”。
后来文章靠《蜗居》《裸婚时代》火了,有人问马伊琍“后悔吗”,她笑着说:“那时候觉得,一家人好好的比啥都重要。” 离婚不是“终点”:演活罗子君翻红,把日子过成自己的 谁也没想到,这份“好好的”没维持多久。 2014年,文章跟姚笛的婚外情被曝光,舆论一下子炸了锅。
所有人都等着看马伊琍的反应,她却只发了一句“且行且珍惜”。 那时候大家以为她是“忍了”,可后来才明白,她只是在给自己、给孩子留余地。
五年后,马伊琍和文章宣布离婚,巧的是,那段时间正好是姚笛宣布结婚的时候。网友纷纷点赞:“马司令这时间选得绝了,不拖泥带水,也不给别人留话柄。” 可没人知道,这五年里她经历了多少——一边要照顾孩子,一边悄悄为复出做准备,把所有的情绪都藏在心里。
复出后的马伊琍,像是开了“挂”。 《我的前半生》里,她演的罗子君从“全职太太”变成“职场女强人”,那句“我养你”变成“我自己能养自己”,看哭了多少人。
有人说“马伊琍演的就是自己”,她却淡淡回应:“每个人都有重新开始的机会,我只是把这份感受演出来了。” 后来《繁花》里,她戏份不多,却把“李李”的风情和智慧演得入木三分,哪怕只是一个眼神,都让人忘不了——这就是老演员的功底,从不靠戏份多,只靠实力说话。
文章现状:淡出荧幕当“合格爹”,观众不买账但孩子认 离婚后的文章,跟马伊琍的“一路开挂”不一样,他渐渐淡出了荧幕。 有人说他去话剧社磨炼演技,也有人说他是“不敢再出来了”——毕竟当年的事影响太大,观众对他的作品早就没了兴趣。
但不管事业怎么样,他在“父亲”这个角色上,做得还算到位。 文君竹的生日,他会提前准备礼物;妹妹的学校活动,他也会抽出时间去参加。
有网友偶遇过他们父女俩逛街,文章跟在女儿身后,手里拎着东西,耐心听女儿说话,跟平时在镜头前的样子完全不一样。 马伊琍也从不说“不让他见孩子”,反而觉得“孩子需要爸爸,这是没办法替代的”。
结语 看马伊琍这一路,从为爱情放弃事业,到遭遇背叛后重新站起来安全杠杆炒股,再到把两个女儿教得阳光开朗,她从来没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。 有人说她“太狠”,有人说她“太通透”,可她只是按自己的节奏走——该努力的时候不偷懒,该放下的时候不纠结,该守护的东西不放手。
现在的马伊琍,事业稳步发展,女儿健康成长,偶尔晒晒亲子日常,偶尔专注拍戏,活得自在又洒脱。 就像她说的:“人生没有标准答案,重要的是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,并且愿意为之努力。”
这样的马伊琍,比任何角色都更让人喜欢——因为她演活了自己,也活成了很多人想成为的样子。
宏图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